现代服务业加计抵减政策是什么时候实施

现代服务业加计抵减政策自2021年4月1日起实施。
现代服务业加计抵减政策是中国政府为了进一步推动服务业发展,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而实施的一项税收优惠政策。这一政策主要针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特别是那些在现代服务业领域从事业务的企业。
政策的具体内容如下:
1. 适用范围:政策适用于提供现代服务的企业,包括但不限于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物流辅助服务、租赁服务、商务辅助服务、法律、会计、审计、咨询、广告等。
2. 加计抵减比例:对于提供现代服务的企业,可以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的10%进行加计抵减。这意味着,如果企业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为100万元,则可以额外抵减10万元。
3. 实施时间:该政策自2021年4月1日起开始实施,并按照《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明确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政策的公告》规定,实施期限为2021年4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
4. 政策调整: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根据国家经济发展和税收政策调整的需要,政府可能会对政策进行调整。例如,在2021年12月31日之前,如果企业同时符合其他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条件,还可以叠加享受。
5. 申报和审核:企业需要在申报增值税时,根据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计算出加计抵减额,并在申报表中填写。税务机关将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审核。
6. 政策影响:这一政策实施后,对于现代服务业企业来说,可以有效降低税负,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从而促进服务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总之,现代服务业加计抵减政策的实施,对于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增强企业活力,以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应密切关注政策动态,合理利用政策优势,提升自身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