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严贡生运用的讽刺手法

《儒林外史》中的严贡生通过对比、夸张和反讽等手法,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丑恶现象。
《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著名作家吴敬梓的一部杰出现实主义小说,通过讽刺手法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严贡生作为小说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作者通过对他的描写,运用了对比、夸张和反讽等手法,使其形象鲜明,寓意深刻。
首先,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将严贡生的虚伪与丑恶暴露无遗。严贡生虽然身为贡生,却横行乡里,欺压百姓。他在邻居王小二面前,不仅强占其猪,还打伤其哥哥的腿;在黄梦统面前,硬要偿付利息,强夺驴和米。这种对比使严贡生的虚伪与丑恶更加突出,让读者对他的行为感到愤慨。
其次,作者运用夸张手法,将严贡生的恶行放大,使其更加荒诞可笑。严贡生与新婚的儿子儿媳自省城回家时,竟将吃剩的云片糕说成治疗晕船的贵重药物,以此恐吓船家,赖掉船费。这种夸张的描写,使严贡生的恶行显得荒谬至极,进一步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再次,作者运用反讽手法,将严贡生这种恶行与他的身份、地位形成鲜明对比。严贡生身为贡生,本应品德高尚,他却无恶不作,欺压百姓。这种反讽手法使严贡生的形象更加丑陋,让读者对他的行为产生厌恶之情。
此外,严贡生在《儒林外史》中还具有象征意义。他代表了当时科举制度下的一些读书人,他们为了功名利禄,不惜采取卑鄙手段,损害他人利益。严贡生的形象,揭示了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腐蚀作用,以及当时社会的黑暗。
总之,《儒林外史》中的严贡生,通过对比、夸张和反讽等手法,使其形象鲜明,寓意深刻。作者通过对严贡生的描写,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批判和讽刺。这种讽刺手法,使《儒林外史》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杰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