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申请成功是在哪一年

2017年
古琴,这一古老而深邃的中国传统乐器,在2017年获得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称号。这一荣誉的获得,标志着古琴艺术的价值和影响力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古琴,又称七弦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有着超过2500年的历史。它不仅是一种乐器,更是一种文化象征,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思想、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古琴的音乐风格独特,音色悠扬,能够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意境。
201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肯尼亚内罗毕举行的第四十二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将中国古琴艺术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请。这一决定得到了与会各国代表的一致赞同,也为古琴艺术的发展开启了新的篇章。
古琴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是中国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一次重要实践。在申请过程中,中国方面展示了古琴艺术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传承方式以及当代的发展现状。这些丰富的资料和展示,让国际社会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古琴艺术的价值。
古琴艺术之所以能够成功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古琴艺术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
2. 古琴艺术在传承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演奏技法、曲目体系和审美观念,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3. 古琴艺术在当代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推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学习和喜爱。
4.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为古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
古琴艺术的成功申遗,不仅是对古琴艺术本身的肯定,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弘扬。在未来,古琴艺术将继续在世界舞台上展现其独特的魅力,为世界文化多样性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