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什么时候被加工成传国玉玺的

28安全区扛把子时间:2024-07-05

和氏璧被加工成传国玉玺的时间可以追溯到秦朝。

和氏璧,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玉,其加工成为传国玉玺的故事,与秦始皇有着密切的联系。据史书记载,和氏璧原本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其美名远扬,被誉为“天下奇宝”。相传这块美玉在春秋时期被楚人卞和所得,卞和将玉献于楚王,但因其质地未经加工,楚王未能识别其价值,导致卞和因之失去双脚。

战国时期,赵国名相蔺相如凭借智慧和勇气,成功地将和氏璧从秦国手中夺回,并最终将玉璧完整地送回赵国,这一事件被称为“完璧归赵”。然而,关于和氏璧何时被加工成传国玉玺的具体时间,史料记载并不明确。

根据史料推测,和氏璧被加工成传国玉玺的时间大约在秦朝。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彰显皇权天授、正统合法,下令将和氏璧雕琢成传国玉玺。据传,这一任务是由当时的丞相李斯负责执行的。关于传国玉玺的制作材料,有说法认为使用的是蓝田玉,也有说法认为使用的是和氏璧本身。

传国玉玺的形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这块玉玺被视为皇帝的象征,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因此,传国玉玺在历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和重要性。

尽管和氏璧被加工成传国玉玺的具体时间无法精确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一过程发生在秦朝,标志着和氏璧从一块璞玉变成了皇权的象征。随着历史的变迁,传国玉玺屡易其主,最终在历史上销声匿迹,成为千古之谜。

注意:本站部分文字内容、图片由网友投稿,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63626085@qq.com

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