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釜沉舟出自于哪一次战役

破釜沉舟出自于巨鹿之战。
“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出自于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巨鹿之战,这场战役发生在秦末,即公元前207年。这场战役是秦末起义军与秦军之间的一场决定性战役,最终以起义军的胜利告终,为推翻秦朝的统治奠定了基础。
巨鹿之战的背景是,秦朝末年,民不聊生,起义风起云涌。陈胜、吴广起义后,各地纷纷响应,其中项羽和刘邦领导的起义军势力最为强大。秦朝为了镇压起义,派遣了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前往镇压。
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在巨鹿(今河北省平乡县)与秦军展开了激战。在决战前夕,项羽为了鼓舞士气,采取了破釜沉舟的策略。他命令士兵破掉锅灶,沉掉船只,表示誓死一战的决心。这一举动极大地激发了士兵们的斗志,他们不再有退路,只能全力以赴,战胜秦军。
在巨鹿之战中,项羽的起义军以少胜多,大败秦军。这场战役的胜利,一方面是因为项羽采取了破釜沉舟的策略,激励了士兵们的勇气;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秦军内部矛盾重重,士气低落。
巨鹿之战的胜利,标志着秦朝的统治开始动摇,为后来的楚汉争霸和汉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而“破釜沉舟”这个成语,也因此成为了勇敢决断、不留后路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