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边缘户的识别和退出标准

贫困户边缘户的识别和退出标准主要依据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两不愁四保障(不愁吃、不愁穿;就学、就医、住房以及饮水保障),同时考虑农民人均纯收入及刚性支出,以及家庭成员的疾病状况、家庭财产等。
贫困户边缘户的识别和退出标准主要遵循以下原则和流程:
1. 收入标准:以家庭为单位,主要识别和监测建档立卡已脱贫但不稳定户(脱贫不稳定户)和收入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边缘户(边缘易致贫户)。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主要衡量指标,不同地区根据国家扶贫标准制定具体的收入指导线。
2. 两不愁四保障:识别贫困户边缘户时,需考虑家庭是否实现了“两不愁”(不愁吃、不愁穿)和“四保障”(就学、就医、住房以及饮水保障)。
3. 农民人均纯收入及刚性支出:统筹考虑农民人均纯收入及刚性支出,如医疗费用、子女教育费用等。
4. 家庭成员状况:家庭成员的疾病类型、家庭财产状况也是识别的重要依据。
5. 动态监测:对识别出的贫困户边缘户进行动态监测,及时了解家庭收入、人口、财产等变化情况。
6. 退出标准:贫困户边缘户退出标准通常与贫困标准相一致,即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超过当年全国扶贫标准。
7. 程序:识别和退出程序包括农户自主申报、乡村级入户核实、农户授权承诺、民主评议和公示,乡镇入户复核、县级审核批准和公告。
8. 政策支持:对贫困户边缘户提供精准防贫政策和缓解相对贫困机制,同时整合社会救助力量,加强扶智、扶志力度。
通过上述标准和流程,确保贫困户边缘户的识别和退出工作既科学又精准,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