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按月计收复利什么意思

银行按月计收复利是指银行在计收利息时,将上一个月的利息加入本金,作为下一个月计算利息的基础,从而产生利滚利的效应。
银行按月计收复利是一种利息计算方式,与单利计算不同。在单利计算中,利息只基于本金计算,而复利计算则考虑了利息的累积效应。具体来说,当银行按月计收复利时,每个月结束时,银行会将当月产生的利息加入账户的本金中,然后在下一个月计算利息时,基于新的本金总额来计算利息。
例如,如果银行对客户的存款按月计收复利,日利率为万分之五,那么第一个月的利息是按照本金计算的,第二个月的利息则是基于本金加上第一个月产生的利息计算的。这种计算方式会导致利息的总额随着时间逐渐增加,因为利息在不断地“再生”利息。
在信用卡或贷款等消费金融产品中,按月计收复利意味着透支部分或未偿还贷款的利息会不断累积,导致还款成本逐渐增加。这种计息方式通常会导致较高的年化利率,因为复利的累积效应远大于单利。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金融产品可能有不同的计息规则。例如,贷记卡透支通常按月计收复利,而准贷记卡透支则按月计收单利。此外,透支利率会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