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车制动率多少算异常

驻车制动率低于20%通常算作异常。
驻车制动率,即驻车制动力与各轴静态轴荷之和的百分比,是衡量汽车驻车制动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根据国家标准和车辆检验要求,驻车制动率是一个直接关系到车辆安全性的关键参数。
一般来说,汽车驻车制动率的合格标准如下:
1. 对于整备质量1.2倍以下的机动车,其驻车制动率应大于等于15%。
2. 对于整备质量1.2倍及以上的机动车,其驻车制动率应大于等于20%。
如果驻车制动率低于这些标准,通常被认为是异常情况。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驻车制动率异常的原因:
刹车片磨损:刹车片磨损过多会导致间隙过大,从而影响制动力。
刹车系统泄漏:制动系统管路泄漏会导致刹车油量不足,影响刹车性能。
刹车总泵或分泵故障:制动总泵或分泵出现故障可能会导致制动压力不足。
刹车油质量问题:刹车油过脏或含水量过高会影响刹车性能。
弹簧制动器故障:在弹簧制动器中,弹簧刚度不足或制动气室故障都可能导致驻车制动率下降。
当车辆出现驻车制动率异常时,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
车辆在停车时容易滑动,尤其是在斜坡上。
驻车制动系统操作起来不灵敏,手刹或脚刹的力道不足。
在车辆年检时,可能会因为驻车制动率不合格而无法通过。
为了确保车辆的安全性和通过年检,一旦发现驻车制动率异常,应及时对车辆进行维修和保养。这通常包括更换磨损的刹车片、修复泄漏的制动系统、更换刹车油以及检查和调整弹簧制动器等。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恢复车辆的驻车制动率至合格水平,确保驾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