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量表记账方法

现金流量表记账方法主要遵循收付实现制原则,记录企业一定时期内现金的流入和流出情况。
1. 定义与目的:现金流量表是财务报表的一部分,它反映了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情况。通过编制现金流量表,可以帮助投资者、债权人等了解企业的现金流动状况,评估其财务稳健性和经营效率。
2. 编制原则:
收付实现制:现金流量表主要采用收付实现制原则,即以现金的实际收付为依据,而不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分类:现金流量表通常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三个部分。
3.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记录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如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支付给职工以及支付的各项税费等。
4.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
记录企业购买或出售长期资产、投资等产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如购买固定资产、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以及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等。
5.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记录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如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发行股票、债券收到的现金,以及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等。
6.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现金流量表中涉及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通常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和易于转换为现金的短期投资。
7. 编制方法:
直接法:直接从企业的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中寻找数据。
间接法:通过调整净利润,将权责发生制下的收入和支出转换为收付实现制下的现金流入和流出。
通过以上步骤和方法,企业可以准确记录和报告其现金流量,为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