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球和间接任意球的区别

19沒蛋怎麽定△时间:2024-07-06

角球和间接任意球的区别主要在于犯规行为、球的位置、比赛状态以及球的运行方式。

角球和间接任意球都是足球比赛中常见的两种判罚,它们在比赛中的具体应用和规则有所不同。

首先,角球是由于防守方在本方禁区内犯规,如用手臂或其他身体部位阻止对方球员的进攻,或者故意将球打向对方球员等行为而判罚的。当这种犯规发生时,比赛将停止,裁判会指向对方球门线附近的角球区,进攻方将球放在角球区内,由防守方最后触球的球员踢出,球从地面弹出后,进攻方球员可以立即开始进攻。

而间接任意球则是由于进攻方在本方禁区内犯规,如故意推搡对方球员、拉扯对方球员的球衣或故意踢球等行为而判罚的。同样,比赛在犯规发生时停止,裁判会指向距离犯规地点最近的球门线附近的任意球点。进攻方球员必须直接将球踢出,球在触及其他球员之前不得再次触球,除非球在飞行中触地。间接任意球的特点是,除非球直接射入对方球门,否则进球无效。

以下是两者的具体区别:

1. 犯规行为:角球是因为防守方犯规,而间接任意球是因为进攻方犯规。

2. 球的位置:角球是在角球区内踢出,而间接任意球是在任意球点上踢出。

3. 比赛状态:角球后,进攻方可以立即开始进攻,而间接任意球需要球触及其他球员或飞行中触地后,进攻方才能开始进攻。

4. 球的运行方式:角球是由防守方最后触球的球员踢出,而间接任意球必须直接由犯规球员踢出。

这两种判罚都是为了维护比赛的公平性和安全性,同时也是足球比赛规则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注意:本站部分文字内容、图片由网友投稿,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63626085@qq.com

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