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止强制执行的情形有哪些种类

13幸福、没涐份时间:2024-07-04

终止强制执行的情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强制执行的终止是指在执行过程中,因特定原因导致执行程序不得不停止,不再继续进行。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终止强制执行的情形:

1. 执行标的物不存在或灭失:如果被执行的财产不存在或者已经灭失,无法执行,执行程序应当终止。

2. 被执行人履行完毕:当被执行人已经按照生效法律文书履行了全部义务,执行程序应当终止。

3. 申请人撤销执行申请:申请人可以撤销执行申请,一旦撤销,执行程序也随之终止。

4. 执行和解达成协议:在执行过程中,申请人和被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并经人民法院确认,执行程序可以终止。

5. 被执行人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担人:被执行人去世后,如果没有遗产可供执行,也没有其他人承担义务,执行程序应当终止。

6. 作为被执行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无财产可供执行:如果被执行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已经终止,且无财产可供执行,执行程序应当终止。

7. 人民法院认为应当终止执行的其他情形:包括法律规定的其他原因,如法律修改导致原生效文书失效等。

注意:本站部分文字内容、图片由网友投稿,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63626085@qq.com

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