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死一只二级保护动物判几年

杀死一只二级保护动物可能会面临有期徒刑和罚金。
在中国法律体系中,对于野生动物的保护有着严格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国家实行野生动物保护制度,禁止非法猎捕、杀害、出售、购买、利用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二级保护动物是指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和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其保护级别仅次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对于杀害二级保护动物的行为,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具体判罚年限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犯罪情节、主观故意、犯罪结果等。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法律后果:
1. 犯罪情节轻微:如果犯罪情节轻微,如偶尔狩猎,可能会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以下,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 犯罪情节较重:如果犯罪情节较重,如多次非法狩猎,可能会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以上五年以下,并处罚金。
3. 犯罪情节严重:如果犯罪情节严重,如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狩猎,或者造成二级保护动物大量死亡,可能会被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4. 造成重大损失:如果犯罪行为造成重大损失,如导致二级保护动物物种濒危,可能会被判处更长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此外,如果犯罪行为涉及暴力、威胁、诈骗等手段,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可能会被加重处罚。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仅为一般性描述,具体判罚还需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来确定。在司法实践中,法院会综合考虑所有相关因素,作出公正的判决。同时,对于非法狩猎者,法院还会依法没收非法所得,并可能对犯罪工具进行没收或销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