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借贷便利什么时候实行的

中期借贷便利(MLF)是中国人民银行于2014年9月9日开始实行的。
中期借贷便利(Medium-term Lending Facility,简称MLF)是中国人民银行为了提供中期基础货币供应而创设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它允许银行在特定期限内向央行申请贷款,以调节市场上的流动性。
MLF的实行背景是在中国金融体系逐步推进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管理货币市场流动性,完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以及提高货币政策操作的灵活性。在此之前,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短期逆回购操作。
以下是关于MLF的一些详细信息:
1. 实施时间:2014年9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开始实施MLF。
2. 贷款期限:MLF的贷款期限通常为3个月或6个月,具体期限由央行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调整。
3. 贷款对象:MLF的贷款对象为具有合法经营资格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
4. 贷款利率:MLF的贷款利率由央行根据市场资金供求情况以及货币政策目标来确定,通常与同业拆借利率挂钩。
5. 货币政策传导:MLF作为中期货币政策工具,有利于央行通过调节MLF利率来影响市场利率水平,进而引导金融机构贷款成本,最终影响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
6. 调整频率:MLF的规模和利率通常会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调整,调整频率不定,但通常会在每个季度初进行一次。
7. 目标:MLF的实施旨在保持货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稳定市场预期,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总之,MLF作为中国人民银行的一项重要货币政策工具,自2014年实行以来,对维护我国金融市场稳定、引导市场利率水平、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