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除尘的四个基本过程

1850、忆筠时间:2024-07-03

静电除尘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气处理的技术,它通过利用静电场的作用来去除气体中的颗粒物。静电除尘的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基本步骤:

1. 电晕放电:这是静电除尘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当静电除尘器接通高压直流电后,电极的电压会超过临界电压值(即起晕电压值)。在这样的高电压作用下,电极表面会产生电晕放电现象。电晕放电会释放大量的电子,这些电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向电极的负极移动。

2. 气体电离:随着电子的移动,它们会与气体分子碰撞,导致气体分子电离。电离后的气体分子会分解为正离子和自由电子。在这个过程中,正离子会向电极的负极移动,而自由电子则向电极的正极移动。

3. 粒子荷电:含尘气体中的尘粒在移动过程中,会与自由电子发生碰撞,从而带上负电荷。这些荷电的尘粒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会被吸引向电极的正极移动。由于尘粒带有负电荷,它们会被电极的正极所吸引并沉积下来。

4. 粒子的沉积与清灰:带负电荷的尘粒在电极的正极表面沉积下来,形成一层尘层。为了保持静电除尘器的效率,需要定期进行清灰操作。清灰可以通过机械振动、喷水等方式进行,以去除电极上的尘粒,恢复电极的清洁状态。

总的来说,静电除尘技术通过上述四个基本过程,有效地将工业废气中的颗粒物去除,从而净化气体,减少环境污染。这种技术的优点在于能量消耗低,除尘效率高,尤其适用于处理含尘浓度高、颗粒物粒径小的气体。

注意:本站部分文字内容、图片由网友投稿,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63626085@qq.com

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