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控制的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访问控制的三要素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共同构成了访问控制系统的核心机制。
1. 主体(Subject):指请求访问资源的实体,如用户、进程或系统。主体是访问控制的起点,它决定了对资源的访问需求。
2. 客体(Object):指被访问的资源,如文件、数据库或网络服务。客体是需要保护的对象,访问控制的目标是确保客体仅被授权的实体访问。
3. 权限(Access Control):是主体对客体的访问能力,包括可以执行的操作类型。权限是访问控制的核心,它基于主体的身份和客体的属性来决定是否允许访问。
三要素之间的关系如下:
主体与权限的关系:主体通过身份验证获得相应的权限。权限可以是静态的(如用户角色分配)或动态的(如基于时间、地点或行为的安全策略)。
客体与权限的关系:客体定义了可以对其进行的操作类型,而权限则决定了哪些主体可以执行这些操作。客体的属性(如敏感级别、所有者)会影响权限的分配。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是通过权限来建立的。主体对客体的访问需求是通过权限来实现的,权限的存在与否决定了主体是否可以访问客体。
三者之间的相互依存体现在:
主体需要通过身份验证来获取权限。
客体的安全策略定义了哪些权限是允许的。
权限的分配必须符合客体的安全需求和主体的访问需求。
相互制约体现在:
权限的分配需要平衡安全性和可用性。
主体不能超出其权限访问客体。
客体的保护策略必须适应主体和权限的变化。
总之,访问控制的三要素相互关联,共同确保了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