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纵卷叶螟幼虫多少龄转苞严重

13唯她是命时间:2024-07-04

稻纵卷叶螟的幼虫在3龄期开始转苞为害,此时幼虫会吐丝将叶片边缘纵卷成筒状,形成虫苞,在虫苞内取食叶肉,对水稻生长产生严重影响。

稻纵卷叶螟是一种严重影响水稻生长的害虫,其幼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经历不同的龄期。根据稻纵卷叶螟的生长发育特点,幼虫在3龄期开始转苞为害。在这个阶段,幼虫会吐丝将稻叶的边缘纵卷成筒状,形成一个类似于虫苞的结构,幼虫藏身其中取食叶肉,留下白色条斑,严重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

3龄期之前的幼虫主要取食叶肉,但尚未形成明显的虫苞。从3龄期开始,幼虫的食量大增,转苞为害对水稻的危害程度也随之加剧。4~5龄幼虫的食量更大,此时虫苞累累,白叶满田,对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影响极大。

稻纵卷叶螟的发生规律一般在每年春天,成虫随季风自南方远距离迁飞而来,秋季又可随季风回迁至南方繁殖、越冬。在安徽等地,稻纵卷叶螟一年发生4~5代,其中以第二、三代发生为害较重。因此,了解稻纵卷叶螟的幼虫龄期及转苞为害特点,对于及时防治这一害虫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农业防治:选用抗(耐)虫水稻品种,合理施肥,让水稻生长发育健壮,增强抗病虫害能力。

2.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微生物等生物方法进行防治。

3. 药物防治:根据稻纵卷叶螟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指标,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喷雾防治。在防治过程中,应注意轮换用药,避免产生抗药性。

总之,了解稻纵卷叶螟幼虫的龄期及转苞为害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防治时机,降低病虫害发生,保障水稻生产。

注意:本站部分文字内容、图片由网友投稿,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63626085@qq.com

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