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开始把地球分七大洲的

地球被划分为七大洲的概念始于19世纪。
地球被划分为七大洲的概念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随着地理学和人文科学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形成的。最早对地球进行洲际划分的是古希腊学者埃拉托斯特尼,他在公元前3世纪提出了将地球分为五大洲的想法,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利比亚和埃及。然而,这一划分并未被广泛接受。
到了19世纪,随着地理学研究的深入和航海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地球的认识更加全面。1827年,德国地理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提出了将地球分为六大洲的划分,即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这一划分在地理学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然而,直到1884年,国际地理学会在柏林举行会议,正式将地球划分为七大洲,这七大洲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这一划分至今仍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
七大洲的划分主要是基于地理、文化和政治等因素。其中,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划分相对明确,而大洋洲和南极洲的划分则相对复杂。大洋洲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岛屿国家,而南极洲则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被视为一个独立的大陆。
总之,地球被划分为七大洲的概念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最终在19世纪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这一划分不仅反映了人类对地球认识的深化,也体现了人类对地球资源和文化多样性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