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三峡大坝是谁提出来的

修建三峡大坝是由我国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两院院士郑守仁提出的。
修建三峡大坝这一宏伟的工程构想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我国正处于国家建设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解决能源短缺和防洪减灾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水利工程专家们开始探索大型的水利工程项目。
郑守仁院士,作为我国著名的水利水电工程专家,对三峡大坝的修建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他在1950年代末期开始研究三峡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并提出了在长江三峡地区修建大型水利枢纽的设想。郑守仁院士认为,修建三峡大坝不仅可以解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问题,还可以为我国提供巨大的电力资源。
郑守仁院士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1972年,党中央决定成立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对三峡工程的可行性进行全面论证。经过多年的研究论证,1979年,国务院批准了三峡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标志着三峡工程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三峡大坝的修建是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工程于1994年正式开工,2003年主体工程完工,2006年全部建成。三峡大坝的总装机容量达到2250万千瓦,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它不仅为我国提供了丰富的电力资源,而且有效解决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问题,对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郑守仁院士在三峡大坝的修建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不仅提出了修建三峡大坝的设想,还亲自参与了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指导。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郑守仁院士克服了重重困难,为三峡工程的顺利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可以说,郑守仁院士是三峡大坝修建的提出者和推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