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36条

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36条旨在规范烟花爆竹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燃放等活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是我国专门针对烟花爆竹管理的一部行政法规,共36条。以下是条例的主要内容:
1. 总则:明确了烟花爆竹的定义、适用范围和立法目的。
2. 生产:规定了烟花爆竹生产的许可制度、生产企业的条件和要求、生产过程的安全生产要求等。
3. 经营:规定了烟花爆竹经营许可证的申领、经营范围、经营条件等。
4. 储存:规定了烟花爆竹的储存设施要求、储存条件、储存安全措施等。
5. 运输:规定了烟花爆竹的运输许可、运输车辆要求、运输安全措施等。
6. 燃放:规定了燃放烟花爆竹的时间、地点、安全距离等。
7. 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了各级政府、企业、个人在烟花爆竹安全管理中的责任。
8. 监督检查:规定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责、监督检查措施等。
9. 违法行为处罚:对违反条例的行为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罚款、吊销许可证等。
10. 法律责任:明确了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包括刑事责任、行政责任等。
11. 争议解决:规定了争议的解决途径,包括调解、仲裁、诉讼等。
12. 附则:规定了条例的施行日期、解释权等。
具体条款内容如下:
1. 烟花爆竹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必须遵守本条例,确保安全生产。
2. 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必须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方可生产。
3. 经营烟花爆竹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取得烟花爆竹经营许可证。
4. 烟花爆竹的储存设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储存条件必须确保安全。
5. 烟花爆竹的运输车辆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运输过程中必须采取安全措施。
6. 燃放烟花爆竹必须在规定的地点、时间进行,遵守安全距离要求。
7. 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烟花爆竹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
8.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制造、销售、运输、储存烟花爆竹。
9.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10. 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对于规范烟花爆竹行业,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各级政府、企业、个人都应当严格遵守条例规定,共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