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再审和重审的区别

23当星光没有光时间:2024-07-04

申请再审与重审是民事诉讼程序中针对已生效裁判的不同救济途径,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启动程序的条件、理由和处理结果的不同。

1. 启动程序的条件:

申请再审:通常在判决、裁定生效后,当事人认为存在法定再审事由,如证据被隐瞒、适用法律错误、审判人员有贪污枉法行为等,可以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再审。

重审:重审分为法定重审和依当事人申请的重审。法定重审是法院自行发现裁判确有错误,或者检察院提起抗诉,法院决定重新审理;依当事人申请的重审,一般在判决、裁定生效后,当事人发现新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或者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错误、违反法定程序等情况下,可以申请重审。

2. 理由:

申请再审:理由通常限于法定再审事由,如上述的证据问题、法律适用问题、审判人员违法等。

重审:理由更为广泛,除了法定重审事由,还包括新证据的发现、原判决程序违法、原判决事实认定错误等。

3. 处理结果:

申请再审:再审的结果可能是维持原判、改判或撤销原判发回重审。再审法院对案件进行审查后,如果认为原裁判确有错误,可以作出相应改判或撤销,但不能直接改变原裁判,只能指令下级法院重审。

重审:重审的结果可能是维持原判、改判或撤销原判重新作出判决。重审法院会重新审理案件,不受原裁判的约束,可以作出新的判决。

4. 程序阶段:

申请再审:通常在判决、裁定生效后,当事人有12个月的申请再审期限。

重审:重审可能在判决、裁定生效后,或者在判决、裁定作出后,法院发现错误或接到当事人申请后启动。

1、再审与申诉的区别

再审与申诉虽然都是当事人对生效裁判的救济途径,但它们在性质和程序上有显著区别:

性质不同:再审是法院对生效裁判的内部纠错程序,属于诉讼程序的一部分;而申诉则是当事人对法院裁判不服,向上级法院或检察院提出意见,寻求法律监督的程序,属于法律监督程序。

程序不同:再审通常由当事人直接向上一级法院提出,而申诉则可以向法院、检察院甚至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提出。

处理结果:再审直接由法院进行审查并可能作出改判或撤销,而申诉的结果可能是法院决定再审,也可能是检察院决定抗诉,法院再进行审理。

2、再审的法定事由

再审的法定事由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

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人民法院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判决、裁定的。

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人民检察院抗诉的。

申请再审和重审都是对生效裁判的救济途径,但它们在启动条件、理由和处理结果上有所不同,当事人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救济方式。同时,再审与申诉、法定事由等也是理解民事诉讼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意:本站部分文字内容、图片由网友投稿,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63626085@qq.com

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