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利息不得超过多少

在中国,民间借贷的年利率不得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四倍,超过部分的利息不受法律保护。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间借贷利率的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四倍,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这意味着如果借款利率超过这个标准,借款人只需偿还本金和四倍LPR以内的利息。这一规定旨在保护借款人的合法权益,防止高利贷现象的滋生。
LPR是由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发布的,每月20日公布,反映了银行间的资金成本,是市场利率的重要参考指标。因此,实际的借款利率上限会随着LPR的变化而调整。例如,如果一年期LPR为3.85%,那么民间借贷的年利率上限就是3.85%的四倍,即15.4%。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借贷双方约定的利息如果在LPR四倍以内,法律是予以保护的,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支付利息。同时,如果借款合同中包含了服务费、管理费等其他费用,这些费用与利息的总和也不得超过LPR的四倍。
1、民间借贷的合法利率
民间借贷的合法利率,除了受到LPR四倍上限的限制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逾期利率:借款合同中约定的逾期利率,一般不得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LPR的四倍。如果逾期利率超过这个标准,超出部分同样不受法律保护。
2. 借款合同的效力:借款合同应当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且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如果合同中有关利率的约定违反了上述规定,可能会导致整个合同部分无效。
3. 法律保护的借款范围:最高人民法院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LPR四倍的,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但借款人已经支付的超过部分的利息,借款人无权要求返还。
4. 借款用途:如果借款用于非法活动,即使利息在法定范围内,也可能导致借款合同无效,借款人有权要求返还本金。
2、高利贷的法律后果
高利贷是指借贷利率超过法定上限的行为。在中国,高利贷的法律后果主要包括:
1. 超过法定利率部分的利息不受法律保护:如前所述,借款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LPR的四倍,超出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只需偿还本金和四倍LPR以内的利息。
2. 高利贷合同可能无效:如果借款合同中有关利率的约定违反了法律规定,可能导致整个合同无效,借款人有权要求返还本金。
3. 高利贷行为可能构成犯罪:如果放贷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暴力、胁迫等手段,放高利贷并造成严重后果的,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或“敲诈勒索罪”。
4. 民事责任:放贷人不能通过非法手段索要债务,如骚扰、恐吓等,否则可能面临治安处罚或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5. 社会信用影响:高利贷行为可能影响个人或企业的社会信用记录,对未来的贷款、信用卡申请等产生负面影响。
总之,民间借贷的合法利率上限是合同成立时一年期LPR的四倍,超过部分的利息不受法律保护。借款人在借贷时应确保利率在合法范围内,同时注意合同的合法性和借款用途的合规性,以避免潜在的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