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编码是什么

28风流尽欢时间:2024-07-06

医疗机构编码,全称是“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编码”,是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原卫生部)统一编制和管理的,用于标识医疗机构的唯一代码。这个编码由15位数字组成,用于在医疗系统中进行信息交换和数据共享。

医疗机构编码的结构如下:

1. 前3位:省级行政区划代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的规定,表示我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

2. 第4、5位:地级行政区划代码,表示省级行政区内的地级市、地区、自治州、盟等。

3. 第6、7位:县级行政区划代码,表示地级行政区内的县、自治县、县级市、市辖区等。

4. 第8、9位:区县内顺序码,表示同一县级行政区内的医疗机构顺序。

5. 第10至15位:校验码,根据前9位数字通过特定的校验算法计算得出,用于检验编码的正确性。

医疗机构编码在医疗信息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有助于实现医疗数据的准确匹配和有效管理,对于医疗保险报销、医疗资源分配、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等都有重要作用。同时,它也是电子病历、电子处方、药品追溯等系统中识别医疗机构的关键信息。

1、医疗机构编码查询

查询医疗机构编码,通常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1.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在官方网站上,设有“医疗机构查询”功能,可以输入医疗机构名称、地址、许可证号等信息,查询到对应的编码。

2. 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网站:部分地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也会提供本地医疗机构的查询服务,可以访问相应网站进行查询。

3. 第三方医疗信息平台:一些专业的医疗信息平台,如国家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的官方网站,或者第三方的医疗数据服务网站,也可能提供医疗机构编码的查询服务。

4. 直接联系医疗机构:如果需要查询的医疗机构信息较为具体,也可以直接联系医疗机构,询问其执业许可证上的编码。

医疗机构编码是医疗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标识符,它确保了医疗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对于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注意:本站部分文字内容、图片由网友投稿,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63626085@qq.com

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