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劳动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怎么理解

27ビ牙牙ズ果时间:2024-07-06

具体劳动是劳动的自然属性,它体现的是劳动的直接生产过程和使用价值的创造。

具体劳动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是指直接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即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这种劳动是与生产对象的性质和结构直接相关的,是劳动的直接表现形式。例如,一个木匠制作家具,一个厨师烹饪食物,一个画家创作一幅画,这些都属于具体劳动,它们直接创造了特定形态的使用价值。

具体劳动具有以下特点:

1. 直接性:具体劳动直接作用于生产对象,形成产品的物质形态和性质。

2. 差异性:不同种类的生产活动(如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及同一行业内的不同工种,其具体劳动形式和结果都有所不同。

3. 不可替代性:一种具体劳动不能被另一种不同形式的具体劳动所替代,它们各自创造出不同的使用价值。

4. 有用性:具体劳动的成果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具有使用价值。

然而,具体劳动的这种自然属性并不反映劳动的社会关系,也就是说,它不涉及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劳动的组织形式以及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这些特性由抽象劳动来体现,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劳动,它体现的是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及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劳动的两个方面,它们是统一的,又相互区别。在商品经济中,商品的价值是由抽象劳动创造的,而使用价值则是由具体劳动创造的。理解具体劳动的自然属性,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变换和价值形成过程。

1、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关系

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是劳动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和区别。

1. 联系:

同一性: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都属于劳动,是劳动的两种表现形式,共同构成生产商品的全部劳动。

互为前提:没有具体劳动,抽象劳动无法实现;没有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无法形成商品的价值。

2. 区别:

表现形式:具体劳动表现为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表现为生产价值。

社会关系:具体劳动体现的是生产过程中的自然属性,不涉及社会关系;抽象劳动则反映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如生产资料所有制、劳动分工等。

价值形成:抽象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源泉,而具体劳动只是生产使用价值。

理解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关系,有助于我们理解商品经济中价值的形成过程,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剩余价值的产生。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的剩余劳动,即工人的具体劳动超过其工资所包含的抽象劳动的时间,从而实现剩余价值的积累。

总之,具体劳动是劳动的自然属性,它直接创造使用价值,而抽象劳动则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它形成商品的价值。理解这两者的统一与区别,是深入分析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关键。

注意:本站部分文字内容、图片由网友投稿,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63626085@qq.com

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