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的全称是什么

12寂寞是哥的词时间:2024-07-03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发生于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序幕。当天,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事变发生时,日本关东军炸毁了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发动了侵略。东北军在不抵抗政策下,迅速撤退,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沦陷。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同时,九·一八事变也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组织抗日联军,与东北军爱国官兵以及各阶层人民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

九·一八事变的全称,实际上并没有一个特定的官方命名,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了“九·一八事变”这一简洁而具有历史意义的称呼。它反映了这一事件发生的时间(9月18日)和对中国历史进程的重要影响。

1、九·一八事变的影响

九·一八事变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国内影响:

抗日救亡运动兴起:事变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抗日救亡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兴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逐渐扩大。

国共合作:事变促使国共两党在抗日问题上达成一定的合作,为后来的第二次国共合作奠定了基础。

东北沦陷:东北三省的沦陷,使大量难民流离失所,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民族危机加深。

2. 国际影响:

日本扩张野心显现:九·一八事变标志着日本军国主义对外扩张的开始,它打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相对稳定国际秩序。

国际社会反应:国际社会对日本的侵略行为反应不一,西方国家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对日本的侵略行为采取了绥靖政策,未能有效阻止事态扩大。

亚洲局势恶化:九·一八事变后,日本进一步侵略中国,最终导致了全面的中日战争,亚洲乃至世界局势进一步动荡。

3. 历史地位:

抗战起点:九·一八事变被视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东方的起点。

历史警示:九·一八事变提醒人们警惕法西斯主义的复活,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九·一八事变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是世界历史的一个关键节点,它对20世纪的国际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且至今仍对中日关系和东北亚地区的稳定产生着影响。

注意:本站部分文字内容、图片由网友投稿,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63626085@qq.com

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