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是几几年成立的

教师节是在1985年成立的。
教师节的设立旨在肯定教师在教育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激励广大教师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更大贡献。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作出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我国的教师节。这个日期的选择,既考虑到新生入学教育的开始,也便于全国性的庆祝活动的举行。
自教师节设立以来,每年的这一天,全国各地都会举行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包括表彰优秀教师、组织师生联欢、学生向老师表达敬意等,以此来表达对教师的尊重和感谢。同时,教师节也成为了全社会关注教育、关心教师的重要时刻,促进了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和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节的由来
教师节的由来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尊师重教”传统。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等教育家就提倡尊师重道,形成了尊师的优良传统。在古代,每年的农历八月二十七日,即孔子诞辰,各地都会有祭孔活动,以表达对教育先贤的敬仰。然而,将教师节正式定为国家节日,是在现代中国。
1931年,教育家邰爽秋、程其保等在南京中央大学发起,建议将孔子诞辰日作为教师节,但未被采纳。1939年,国民政府将孔子诞辰日(农历8月27日)定为教师节,然而随着时局变化,这一节日并未广泛推行。
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为了进一步强调尊师重教,弘扬教师的奉献精神,国务院决定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以纪念和表彰广大教师的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自此,教师节成为了一个法定的全国性节日,承载着对教师的尊重和对教育事业的肯定。
教师节的设立,不仅是对教师职业的肯定,也是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它提醒着我们每个人,教育是国家的未来,教师是这个未来的重要塑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