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产权证和房地产产权证

不动产权证和房地产产权证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证明房屋所有权的法律凭证,但在我国的房地产登记制度中,两者在使用上有一些区别。不动产权证是近年来统一使用的证书,替代了原来的房地产产权证和土地使用权证,将房屋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合并登记在一张证书上。
不动产权证:
不动产权证是根据《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的规定,由不动产登记机构颁发的,证明权利人享有不动产权利的法律凭证。不动产权证不仅包括房屋所有权,还包含土地使用权,这意味着权利人对房屋及其所占用的土地拥有完整的权利。不动产权证的发放,旨在实现房地一体的登记,简化了过去的房屋和土地分别登记的流程,提高了登记效率,也避免了权属争议。
房地产产权证:
房地产产权证是过去在房屋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分别登记制度下,由房地产管理部门颁发的证明房屋所有权的证书。它主要证明了权利人对房屋的所有权,但不包含土地使用权。在2015年实施《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后,新的不动产权证开始全面替代原有的房地产产权证和土地使用权证,使得房产登记更为统一和规范。
1、不动产权证和房产证的区别
不动产权证和房产证的主要区别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含义不同:不动产权证是包含房屋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的综合性证书,而房产证仅证明房屋所有权,不涉及土地使用权。
2. 登记制度:不动产权证实行的是房地一体的登记制度,而房产证时代,房屋和土地分别登记,可能造成权属信息不一致。
3. 法律效力:两者在法律效力上没有本质区别,但不动产权证更符合现代不动产权利保护的要求,其效力更全面。
4. 发放机构:不动产权证由不动产登记机构颁发,而房产证由房地产管理部门颁发。
5. 证书内容:不动产权证包含的信息更为详细,如权利人、共有情况、坐落、用途、面积、权利期限等,而房产证的信息相对较少。
2、不动产权证办理流程
不动产权证的办理流程一般如下:
1. 提交申请:权利人需携带身份证、购房合同、契税完税证明等相关材料,向当地的不动产登记机构提交不动产权证办理申请。
2. 材料审核:登记机构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进入下一步。
3. 现场测绘:对房屋进行实地测量,确定房屋面积、位置等信息。
4. 公示:登记机构将申请信息进行公示,公示期一般为15个工作日,以防止权属争议。
5. 登记:公示无异议后,登记机构将相关信息录入不动产登记簿,并制作不动产权证。
6. 领取证书:权利人按照通知,在规定时间内领取不动产权证。
总的来说,不动产权证和房地产产权证都是证明房屋所有权的法律文件,但不动产权证更全面地涵盖了房屋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简化了登记流程,提高了管理效率。在办理不动产权证时,权利人需按照规定的流程提交相关材料,确保权属信息的准确无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