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时性差异包括哪些类型

暂时性差异主要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两大类。
1.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这是指会计准则下的资产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或者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所形成的差异。这种差异会导致企业在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增加,从而增加未来的应交所得税。例如,企业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在会计上计入当期费用,减少了利润,但税法规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实际发生损失时才能税前扣除,因此形成了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2.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则是指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或者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所形成的差异。这种差异会导致企业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减少,从而减少未来的应交所得税。例如,企业提前确认的收入在会计上计入当期收入,增加了利润,但税法规定收入应在实际收到或实现时确认,因此形成了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3. 暂时性差异的处理:
企业在财务报表中需要对暂时性差异进行确认,并可能需要计提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是由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则是由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这些处理有助于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同时也为未来的税收负担提供了预测。
4. 暂时性差异的影响:
暂时性差异对企业的财务报表和现金流有直接影响。例如,如果企业有大量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可能在短期内不需要支付大量所得税,从而增加现金流;反之,如果企业有大量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可能需要在将来支付更多的所得税,减少未来的现金流。
暂时性差异的会计处理
暂时性差异的会计处理主要涉及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具体步骤如下:
1. 确认暂时性差异:首先,企业需要识别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确定暂时性差异的金额。
2. 判断差异类型:然后,根据暂时性差异的性质(应纳税或可抵扣),将其分类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3. 计算递延所得税:对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企业需要计算未来期间可能需要支付的额外所得税,形成递延所得税负债;对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企业需要计算未来期间可能减少的所得税,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
4. 影响利润表: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的变动将影响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使所得税费用更准确地反映企业未来的税收负担。
5. 影响资产负债表: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会分别增加或减少企业的非流动资产或非流动负债,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
6. 影响现金流量表:递延所得税的确认和调整可能会影响现金流量表中的所得税支付金额,但通常不会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而是影响投资活动或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
总之,暂时性差异是会计准则与税法之间对资产和负债计价差异的反映,企业需要正确处理这些差异,以便在财务报表中准确反映其税务状况和未来的税收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