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广告罪属于哪一大类

虚假广告罪属于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这一大类。
虚假广告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规定,是指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行为。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广告活动的正常管理秩序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进行虚假广告宣传,情节严重的行为。主观方面则要求行为人具有故意,即明知广告内容虚假,仍然进行发布。
在刑法体系中,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罪名类别,它包括了诸如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侵犯知识产权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扰乱市场秩序罪等多个罪名。虚假广告罪作为其中的一个罪名,体现了国家对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视。
根据《刑法》规定,犯虚假广告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主要指:造成较大数额的直接经济损失;引起较大范围的社会影响,如消费者权益受损,对公共利益造成损害等。
1、虚假广告罪的构成要件
虚假广告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犯罪主体: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广告主是指为推销商品或者提供服务,自行或者委托他人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广告经营者是指接受委托提供广告设计、制作、代理服务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广告发布者是指为广告主或者广告主委托的广告经营者发布广告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
2. 犯罪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即明知广告内容虚假,仍然进行发布。过失行为不构成虚假广告罪。
3. 犯罪客体:国家对广告活动的正常管理秩序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4. 犯罪客观方面:实施了违反国家规定,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的行为,并且情节严重。情节严重一般包括广告内容严重失实,造成消费者重大经济损失,或者对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等。
2、虚假广告罪的法律责任
虚假广告罪的法律责任主要体现在刑事处罚上,如前所述,根据情节轻重,可处以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此外,根据《广告法》的规定,对于虚假广告的发布者,除了刑事责任,还可能面临行政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行政处罚。同时,消费者因虚假广告受到损害的,可以依法向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要求赔偿。
综上所述,虚假广告罪属于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其构成要件包括犯罪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和客观方面,一旦构成该罪,将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和可能的民事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