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成交量是怎么计算的

虚拟成交量是根据股票的买卖委托单情况,通过一定的计算方法模拟得出的成交量,它并非实际成交的股票数量,但可以反映市场买卖意愿的强度和股票的活跃程度。
虚拟成交量的计算通常基于以下几个步骤:
1. 买卖委托单统计:首先,系统会统计一段时间内(如1分钟、5分钟或15分钟)所有未成交的买卖委托单,包括买入委托(买单)和卖出委托(卖单)。
2. 委托单价格与数量:对于每一笔委托单,记录其对应的股票价格和委托数量。
3. 假设成交价格:在统计时间内,如果买方和卖方的委托单价格存在交叉,即存在部分价格区间内买方愿意以高于卖方的最低卖出价格买入,或者卖方愿意以低于买方的最高买入价格卖出,那么可以假设这部分委托单在这些价格区间内成交。
4. 计算成交数量:在假设成交的价格区间内,根据买卖双方的委托数量,按照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的原则计算实际成交的股票数量。
5. 汇总虚拟成交量:将所有假设成交的价格区间内的成交量加总,得到虚拟成交量。
6. 调整成交量:为了更准确地反映市场情况,虚拟成交量可能会根据历史数据进行调整,例如考虑历史成交的平均比例,使得虚拟成交量更接近实际成交量。
虚拟成交量的计算方法可能因不同的交易软件或平台而略有差异,但基本思路是相似的,都是通过未成交的委托单来推测市场可能的交易活跃度。值得注意的是,虚拟成交量并不能完全替代实际成交量,它更多地用于辅助分析,帮助投资者判断市场的买卖意愿和股票的潜在波动性。
虚拟成交量的优缺点
虚拟成交量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实时性:虚拟成交量可以实时反映市场买卖意愿,对于短期交易者来说,可以提供即时的市场热度信息。
2. 预判性:在某些情况下,虚拟成交量可以预示未来实际成交量的可能变化,对市场趋势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3. 活跃度指标:虚拟成交量可以作为衡量股票活跃度的指标,活跃度高的股票通常更受投资者关注。
然而,虚拟成交量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1. 假设性:虚拟成交量基于未成交的委托单进行计算,其结果受到假设成交价格的限制,与实际成交可能存在偏差。
2. 易受操纵:虚拟成交量容易受到大额委托单的影响,恶意操纵委托单可能导致虚拟成交量失真。
3. 缺乏连续性:虚拟成交量在时间上可能存在断层,尤其是在交易清淡时段,其准确性可能受到影响。
4. 单一指标:虚拟成交量不能全面反映市场情况,投资者需要结合其他技术指标和基本面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虚拟成交量作为辅助分析工具,为投资者提供了市场买卖意愿的参考,但其计算方法的假设性和局限性也提醒我们,需要结合其他信息,以更全面、准确地评估市场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