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是指未满多少周岁劳动法规定的

根据中国《劳动法》的规定,未成年是指未满16周岁的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五条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并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这条法律旨在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确保他们能够完成基础教育,同时防止他们在未具备足够身体和心理成熟度的情况下过早参与劳动。对于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虽然允许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但也必须遵循特定的条件和限制,比如确保这些未成年人能够接受与其年龄相适应的教育和培训。
此外,中国还有《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其他法律法规,进一步强化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规定了未成年人的权益、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等内容,确保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全面的关怀和保障。
未成年人的法定年龄界限
除了劳动法规定的16周岁为未成年人的界限外,中国法律中还有其他关于未成年人年龄界限的规定:
1. 刑事责任年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不满十四周岁的人,不管实施何种危害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但必要时,可由政府收容教养。
2. 民事行为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未满十六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3. 结婚年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这些年龄界限在不同的法律领域中,对未成年人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了明确划分,旨在确保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适当的保护和指导。
综上所述,中国劳动法规定的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6周岁的公民,同时,未成年人在刑事责任、民事行为能力以及婚姻等方面也有相应的年龄界限。这些规定旨在保障未成年人的权益,促进其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