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心似箭指的是什么

10长年打野时间:2024-07-04

“归心似箭”这个成语形容人们急切地想要返回故乡或亲人身边的心情,像箭一样迅速而强烈。

“归心似箭”源自中国古代诗词,最早见于唐朝诗人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一诗:“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边塞夜晚的景色,表达了征人们思乡之情。后来,明朝文人杨慎在《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中再次使用了这个成语,进一步使其流传开来。

这个成语中的“归心”指的是渴望回家的心情,“似箭”则用来比喻这种心情的急切和迅速。箭是古代快速的武器,速度极快,用来形容心情,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归家的急迫感。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在外漂泊、工作、学习的人们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也常用于表达对某种熟悉环境或状态的渴望回归。

在现代语境中,“归心似箭”可以用于描述各种情况,如在外务工的游子盼望春节回家,或者在外留学的学生期待假期归国,甚至也可以用于描述人们在经历长时间的分离后,对团聚的热切期盼。

1、归心似箭的反义词

“归心似箭”的反义词可以理解为那些表示不急切回家或者对离开家乡无动于衷的心情的词语。虽然没有一个成语直接与“归心似箭”形成鲜明的反义,但可以找到一些描述不同心情的成语来表达相反的情感。例如:

1. 安土重迁:形容人对于故乡和熟悉环境的深厚感情,不愿意轻易离开。

2. 乐不思蜀:原指刘禅在蜀地过着安逸的生活,忘记了自己的家乡,后来用来形容人沉迷于某种环境,不愿返回故乡。

3. 无牵无挂:形容没有牵挂,没有需要返回的理由,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

这些成语虽然不完全与“归心似箭”形成直接的反义关系,但可以用来表达与之相反或相对的心情。

2、归心似箭的近义词

“归心似箭”的近义词有多个,它们都表达出强烈的思乡或渴望返回的心情。这些近义词包括:

1. 归心如渴:形容思乡的心情如同口渴一般急切。

2. 思归心切:形容对家乡的思念非常深切,急于返回。

3. 心驰神往:形容对某地或某事的极度向往,心神都飞向了那里。

4. 望眼欲穿:形容急切地盼望某人或某事的到来,眼睛都快要望穿了。

这些近义词都强调了对家乡或亲人的思念以及急切返回的心情,与“归心似箭”有相似的表达效果。

“归心似箭”这个成语生动地描绘了人们急切渴望回归故乡或亲人身边的强烈情感,它在文学和日常生活中都被广泛使用,体现了人类对家的深深眷恋和对亲情的珍视。

注意:本站部分文字内容、图片由网友投稿,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63626085@qq.com

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