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延所得税费用企业所得税申报时如何填

16偏幽时间:2024-07-05

递延所得税费用在企业所得税申报时,通常在年度所得税申报表的特定部分进行填写,具体步骤如下:

1. 理解递延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费用是由于会计准则和税法之间对于资产、负债的确认、计量、摊销或折旧方法的不同,导致企业在计算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时产生的时间性差异。这些差异在一定期间内会产生暂时性的税收影响,需要在报表中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费用或递延所得税资产。

2. 找到合适的申报表:

在填写企业所得税申报表时,首先需要找到适用于递延所得税费用的表格。在中国,这通常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A100000)的附表中,具体是附表三《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

3. 填写递延所得税费用:

在附表三中,递延所得税费用通常在第33行“其他”项下填写。如果递延所得税费用为正数(即增加所得税费用),则填写在第33行“调增金额”栏;如果递延所得税费用为负数(即减少所得税费用),则填写在第33行“调减金额”栏。

4. 计算递延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费用的计算公式一般为: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时间性差异*适用的所得税税率。时间性差异是指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适用的所得税税率通常为企业的所得税税率。

5. 注意事项:

在填写时,要确保所有相关的时间性差异都已经正确计算并调整,同时,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变动也需要在报表中体现。此外,根据税法规定,某些特定的递延所得税事项可能需要单独列示和说明。

6. 税务申报流程:

完成递延所得税费用的填写后,企业需要将整个所得税申报表填写完整,包括其他各项收入、支出、扣除项目等,然后按照当地税务机关的要求提交申报表,可能还需要附上相关的财务报表和说明材料。

1、递延所得税资产如何填写申报表

递延所得税资产在企业所得税申报表中填写的方法与递延所得税费用类似,但方向相反。递延所得税资产通常代表企业未来可能冲减的所得税费用,因此在计算时,如果时间性差异导致的是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加,填写在附表三的第33行“调减金额”栏;如果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则填写在第33行“调增金额”栏。

在填写递延所得税资产时,需要注意区分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永久性差异不会影响未来的所得税费用,因此不需要调整递延所得税资产。同时,对于某些特殊项目,如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符合条件的股息等,可能需要在附表中单独列示。

2、递延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处理

递延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处理通常涉及以下步骤:

1. 确定时间性差异:分析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区分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

2. 计算递延所得税费用:对于暂时性差异,根据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计算递延所得税费用或递延所得税资产。

3. 影响利润表:递延所得税费用增加所得税费用,减少净利润;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所得税费用,增加净利润。

4. 影响资产负债表:递延所得税费用增加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递延所得税资产。

5. 准备相关会计分录:根据计算结果,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如借记所得税费用,贷记递延所得税负债;或借记递延所得税资产,贷记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费用在企业所得税申报表中的填写,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税法规定,准确计算和调整。同时,企业需要了解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申报处理,确保所得税申报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在处理过程中,如有疑问,建议咨询专业的税务顾问或会计师,以确保符合税法要求。

注意:本站部分文字内容、图片由网友投稿,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63626085@qq.com

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