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电动车撞了汽车逃逸

骑电动车撞了汽车后逃逸,是一种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首先,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并迅速报告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如果骑电动车的驾驶人在发生事故后选择逃逸,那么他将面临以下后果:
1. 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或者重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事故并未造成人员伤亡,逃逸者也可能因构成交通肇事罪而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 行政责任:逃逸者将被处以罚款,记12分,并可能吊销驾驶证。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3. 民事赔偿:逃逸者需要承担全部或主要的事故责任,需要赔偿受害者因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包括医疗费、误工费、财产损失等。
4. 道德责任:逃逸行为不仅违反法律,也违背社会道德,可能导致社会公众的谴责和道德评价降低。
5. 影响信用记录:逃逸行为可能被纳入个人信用记录,影响个人信用评级,对今后的贷款、求职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
6. 法律追溯:即使逃逸者在短时间内未被发现,但随着技术手段的进步,如监控视频、车牌识别等,警方通常有能力追查到逃逸者,逃逸并不能逃避法律的制裁。
因此,骑电动车撞了汽车后,正确的做法是立即停车,与对方协商处理或者报警,切勿选择逃逸,以免承担更严重的法律后果。
1、电动车事故处理流程
电动车事故处理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现场保护:在事故现场设置警示标志,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
2. 人员安全:确认双方人员是否受伤,如有需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3. 证据收集:拍摄现场照片,记录车辆位置、损坏情况,如有目击者,可以询问并记录证词。
4. 信息交换:与对方交换姓名、联系方式、驾驶证或行驶证信息,以及保险信息。
5. 报警处理:如果事故严重或者双方对责任归属有争议,应立即拨打122报警,等待交警到场处理。
6. 交警处理:交警会根据现场情况、证据和当事人陈述,判断事故责任,并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
7. 保险理赔:根据责任认定书,向各自的保险公司报案,按照保险条款进行理赔。
8. 车辆维修:将车辆送至维修点进行定损和维修。
如果涉及逃逸,受害者应尽快报警,提供尽可能多的线索,以便警方追查逃逸者。
2、电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划分
电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划分主要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根据事故现场的证据、当事人的陈述以及交警的调查结果,判断各方的过错程度。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责任划分情况:
1. 全责:一方完全违反交通规则,导致事故,全责方需承担全部责任。
2. 主要责任:一方主要违反交通规则,另一方也有一定过错,主要责任方承担大部分责任。
3. 同等责任:双方都有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导致事故,双方各承担一半责任。
4. 次要责任:一方违反交通规则,另一方遵守规则,次要责任方承担较小部分责任。
5. 无责:一方遵守交通规则,事故由另一方的过错导致,无责方无需承担责任。
在事故责任划分中,逃逸者通常会被认定为全责或主要责任,因为逃逸行为本身就是严重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且可能导致无法准确判断事故责任。
总之,骑电动车撞了汽车后逃逸是不负责任的行为,不仅会面临法律的严惩,也会对受害者造成更大的伤害。遵守交通规则,发生事故后及时处理,才是正确和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