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千瓦用多少平方的电缆线铝饯

20千瓦的负载使用铝芯电缆线,其截面积的选择需要考虑电流、电压损失、电缆的允许载流量等因素。通常,我们使用公式I=P/V(电流=功率/电压)来计算电流,然后根据电缆的载流量选择合适的截面积。在中国,家庭和工业用电的电压通常为220V或380V,这里以380V为例进行计算。
首先,我们计算电流。20千瓦的功率在380V电压下,电流计算如下:
I = P / V = 20,000 W / 380 V ≈ 52.63 A
接下来,我们需要查找铝芯电缆的载流量表,以确定52.63安培电流对应的电缆截面积。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保证安全和避免过热,通常会选择电缆载流量的60%~80%。这里我们取70%作为安全系数。
载流量表中,对于铝芯电缆,50A的载流量约为120mm²,而60A的载流量约为150mm²。考虑到52.63A接近50A,但为了确保安全,我们选择略大于50A载流量的电缆,即选择120mm²的铝芯电缆。
然而,实际选用电缆时,还需要考虑电缆的长度、敷设方式(如直埋、穿管、架空等)以及环境温度等因素,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电缆的允许载流量。因此,最好根据具体工程条件,参考相关电气设计规范,或者咨询专业的电气工程师来确定最合适的电缆截面积。
1、电缆线的计算公式
电缆线的计算公式通常用于确定电缆的截面积,以确保在给定的电压、电流和允许的电压损失下,电缆不会过热。常用的计算公式包括:
1. 计算电流:I = P / V,其中I代表电流(安培),P代表功率(千瓦),V代表电压(伏特)。
2. 计算电压损失:ΔV = I * R * L,其中ΔV代表电压损失(伏特),I代表电流(安培),R代表电缆的电阻(欧姆),L代表电缆的长度(米)。
3. 选择电缆截面积:根据电缆的载流量表,根据计算出的电流和允许的电压损失,选择合适的电缆截面积。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电缆的敷设方式、环境温度、电缆的并联等因素,以确保电缆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和效率。
2、电缆线的敷设方式
电缆线的敷设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直埋敷设:将电缆直接埋入地下,适用于地下空间充足、无强烈机械外力和化学腐蚀的场合。直埋敷设时,电缆应敷设在干燥、无腐蚀性物质的土壤中,且应有一定深度,以防止外力损伤。
2. 穿管敷设:将电缆装入金属或非金属管内,然后埋入地下或敷设在墙壁、地板内。穿管敷设能有效保护电缆,防止机械损伤和化学腐蚀,但会增加电缆的敷设长度。
3. 架空敷设:将电缆悬挂在支架或电杆上,适用于地面空间有限或有强烈机械外力的场合。架空敷设时,需要考虑电缆的机械强度和风压、冰冻等环境因素。
4. 桥架敷设:将电缆置于电缆桥架内,适用于工厂、建筑物内部,便于维护和扩展。
选择电缆的敷设方式时,需要考虑工程环境、维护便利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等因素。
综上所述,20千瓦的负载在380V电压下,推荐使用截面积为120mm²的铝芯电缆,但具体选择应根据实际工程条件和相关规范进行。同时,了解电缆的计算公式和敷设方式对于确保电缆的正常运行和安全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