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普查泉州人口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11月1日零时,福建省泉州市常住人口为878.2万人。
泉州,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作为福建省的重要城市,泉州经济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人口流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泉州市的常住人口为878.2万人,相较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010年)的812.2万人,十年间增长了约66万人,增长率为8.1%。这个增长速度在福建省内乃至全国范围内都属于较快的,反映了泉州在经济、教育、医疗等多方面的发展对人口的吸引力。
人口普查数据还显示,泉州的人口结构呈现年轻化趋势,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14.5%,15-59岁人口占69.6%,60岁及以上人口占15.9%,这说明泉州的人口红利仍然较为明显。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泉州市的城镇化率也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值得注意的是,人口普查数据还揭示了泉州的人口分布特点,如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等市区人口密度较高,而安溪县、德化县等山区县的人口密度相对较低。这些数据对于政府在制定城市规划、公共服务配置、教育资源分配等方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1、泉州人口年龄结构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泉州市的人口年龄结构大致如下:
0-14岁:占总人口的14.5%,这部分人口代表了城市的未来劳动力和消费潜力。
15-59岁:占总人口的69.6%,这部分人口是城市的主体劳动力,对经济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60岁及以上:占总人口的15.9%,这部分人口反映了城市的老龄化程度,对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了需求。
这个年龄结构显示,泉州的人口红利仍然较为明显,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老龄化问题也逐渐显现,对社会公共服务和养老保障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
2、泉州人口流动情况
近年来,泉州市的人口流动情况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
1. 农村向城市流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特别是市区,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
2. 进城务工人员:泉州作为福建省的重要经济中心,吸引了大量来自周边地区乃至全国各地的务工人员,他们在建筑、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工作。
3. 高校毕业生留泉:泉州拥有包括华侨大学、泉州师范学院等在内的多所高校,每年都有一定比例的毕业生选择留在泉州工作和生活,为城市注入了年轻活力。
4. 人口回流现象:随着家乡经济条件的改善和政策的吸引,部分外出务工人员选择回乡创业或工作,形成了人口的回流现象。
这些人口流动趋势反映了泉州在经济发展、教育、就业等方面的吸引力,也对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区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综上所述,泉州的人口规模在持续增长,人口结构呈现年轻化,城市化进程加速,人口流动活跃,这些都对泉州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政府需要根据这些人口普查数据,制定相应的人口政策,以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