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翼作家联盟在什么时候成立

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于1930年3月2日。
左翼作家联盟,全称“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学团体,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兴起。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反对国民党政府的文化专制,争取文学艺术的自由,推动革命文学的发展而组织的。
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大会在上海召开,出席大会的有鲁迅、茅盾、冯雪峰、夏衍、丁玲、巴金、张天翼、叶圣陶、胡风等众多著名作家。鲁迅在大会上被推选为执行委员会主席,茅盾、冯雪峰、钱杏邨、胡也频、郑伯奇等人为执行委员。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宣言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口号,主张文学要为无产阶级和革命服务,反对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资产阶级的文学。
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后,团结了一大批进步作家,如丁玲、沈从文、艾青、田汉、曹禺、夏衍等,他们创作了大量的反映社会现实、揭露黑暗、宣传革命的文学作品,如茅盾的《子夜》、鲁迅的杂文、巴金的《家》等,这些作品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精神动力。
左翼作家联盟在反对国民党政府的文化高压政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左翼文学运动逐渐转向抗日救亡文学,左翼作家联盟的组织活动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最终在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左翼作家联盟的组织活动实际上停止,但其精神和文学遗产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深远。
1、左翼作家联盟的代表人物
左翼作家联盟的代表人物包括鲁迅、茅盾、巴金、丁玲、夏衍、冯雪峰、胡风、艾青、田汉、沈从文、曹禺等。这些作家在左翼作家联盟的旗帜下,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不仅在文学上取得了显著成就,而且在思想上、政治上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们的作品主题广泛,既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剖析,也有对革命理想的热烈歌颂,如鲁迅的杂文、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艾青的诗歌等,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2、左翼作家联盟的影响
左翼作家联盟对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文学思想的革新:左翼作家联盟倡导无产阶级文学,强调文学的社会功能和教育作用,反对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资产阶级的文学,推动了文学思想的革新。
2. 文学创作的繁荣:左翼作家联盟团结了一大批进步作家,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揭露黑暗、宣传革命的文学作品,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的题材和形式。
3. 文化运动的推动: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和活动,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化运动的发展,为新文化运动注入了新的活力。
4. 革命精神的传播:左翼文学作品在民众中广泛传播,鼓舞了人们的革命斗志,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精神动力。
5. 文学教育的普及:左翼作家联盟通过创办文学期刊、组织文学讲座等方式,普及了文学教育,提高了民众的文化素养。
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不仅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显著成就,更在思想启蒙和文化斗争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