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不发工资劳动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申请劳动仲裁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1. 仲裁申请书:详细写明你的个人信息(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等)、单位信息(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信息)、入职时间、工作岗位、工资标准、未发工资的月份和金额等,以及你的仲裁请求(如要求支付拖欠工资)和事实与理由。
2. 身份证明: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确保信息清晰可辨。
3. 劳动关系证明:劳动合同、工资条、银行流水、社保缴纳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等能证明你与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材料。如果无法提供劳动合同,其他材料的组合也可以作为证明。
4. 未发工资的证据:如工资欠条、单位内部的工资通知、与单位相关人员的沟通记录(短信、邮件、录音等)。
5. 送达凭证:如果之前已经尝试过书面催讨工资,保存好送达的凭证,如挂号信回执、快递单据等。
6. 其他相关证据:如有证据证明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关系或存在其他违法行为,如违法加班、克扣福利等,也应一并提供。
7. 证据清单:列出所有提交的证据材料,并注明证据类型、证据来源、证明事项。
8. 仲裁申请费:根据当地规定,可能需要支付一定的仲裁申请费,具体金额以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通知为准。
9. 一式两份:以上所有材料均需准备两份,一份提交给仲裁委员会,一份留存作为自己的备份。
在提交申请之前,建议先到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咨询具体流程和所需材料,确保材料齐全、有效。同时,可以考虑寻求法律援助,如咨询律师或劳动法律援助机构,以提高仲裁成功的可能性。
1、劳动仲裁流程
劳动仲裁流程大致如下:
1. 提交申请:携带上述材料到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申请,填写《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
2. 受理:仲裁委员会在收到申请后,会在5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如果决定受理,会出具《受理通知书》。
3. 答辩:仲裁委员会将向被申请人(即你的老板或单位)送达申请书副本,被申请人应在15日内提交答辩状。
4. 开庭前准备:双方进行证据交换,可以进行调解,如调解成功,可签署调解协议;如调解不成,进入开庭程序。
5. 开庭审理:在指定时间,双方到仲裁庭进行口头陈述、质证和辩论。
6. 作出裁决:仲裁庭在开庭后45日内作出裁决,并出具《仲裁裁决书》。
7. 裁决执行:如对裁决不服,可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双方均未起诉,裁决书在送达后即发生法律效力,应按裁决内容执行。
2、劳动仲裁时效
劳动仲裁的时效一般为一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例如,如果你的老板在2022年1月未发工资,你应该在2023年1月之前提出仲裁申请。但如果你的老板每月都未按时发放工资,那么从你决定维权的那一刻起,往前追溯一年内的工资未发放情况,都可以在仲裁中提出。
了解并准备好上述材料,按照劳动仲裁流程进行,将有助于你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顺利追讨被拖欠的工资。在过程中,如有任何疑问,建议及时咨询专业人士,以确保仲裁过程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