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的调动中的调档函与商调函的区别

10亡命の绝情时间:2024-07-05

调档函和商调函是公务员调动过程中两个重要的文件,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用途和流程。

1. 调档函

调档函,也称为人事档案调取函,是用于请求原工作单位将公务员个人的人事档案转移至新工作单位的正式文件。调档函通常由接收单位的人事部门出具,内容包括申请调档的原因、调档人的基本信息以及接收单位的详细信息。收到调档函后,原单位的人事部门会按照规定程序整理个人档案,并通过机要渠道或指定的档案管理机构将档案寄送到新单位。调档函的目的是确保公务员的人事档案在调动过程中得到妥善处理,以便新单位能够全面了解调动人员的个人信息、工作经历和考核情况。

2. 商调函

商调函,又称人事调动商洽函,是调动过程中的一种初步沟通文件。它是由拟接收单位向原单位发出的,表明有意向接收某位公务员,并希望就调动事宜进行进一步的商谈。商调函通常会包含调动人员的基本信息、拟任职务、调动原因等内容,以及接收单位对调动人员的初步评价和期望。收到商调函后,原单位会根据自身情况和调动人员的表现,决定是否同意调动,并可能提出相应条件或要求。商调函是调动过程中的第一步,它并不直接导致档案的转移,而是为双方提供一个正式的沟通平台,以达成调动协议。

1、调档函的办理流程

调档函的办理流程一般如下:

1. 收到接收单位的调档函后,个人需要向原单位的人事部门提交调档申请。

2. 原单位人事部门核实申请信息,确认无误后,开始整理个人档案,包括学历证明、工作经历、考核记录等。

3. 整理好的档案由原单位密封,贴上机要标签,通过机要渠道或者指定的档案管理机构寄送至接收单位。

4. 接收单位收到档案后,进行核对,确认无误后,办理档案接收手续,并在内部进行人事调动的后续流程。

2、商调函的使用场景

商调函的使用场景通常包括:

1. 新入职:当公务员从一个单位调到另一个单位时,接收单位可能会先发商调函,了解调动人员的基本情况,以便进行人事安排。

2. 职务晋升:在内部晋升过程中,上级单位可能需要了解下级单位人员的情况,此时会使用商调函进行信息沟通。

3. 临时借用:单位之间短期借用人员时,也会使用商调函进行协商,明确借用期限、工作内容等细节。

4. 人才引进:在招聘或引进外部人才时,接收单位会先发商调函,了解候选人的基本情况,以便进行后续的录用决策。

总的来说,调档函和商调函在公务员调动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前者是档案转移的正式文件,后者则是调动前的初步沟通工具。两者共同确保了公务员调动过程的顺利进行。

注意:本站部分文字内容、图片由网友投稿,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63626085@qq.com

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