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取保候审相关规定

14口出萌言时间:2024-07-06

解除取保候审的程序通常包括以下步骤和条件:

1. 取保候审的条件:

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中的一种强制措施,适用于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虽然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人员。取保候审通常需要提供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2. 申请解除的主体: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辩护人可以向作出取保候审决定的机关提出解除取保候审的申请。

3. 解除的条件:

案件侦查、审查起诉或审判阶段结束,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需要继续被羁押。

案件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但不构成犯罪,或者依法不再追究刑事责任。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已经死亡或者丧失刑事责任能力。

保证人失去保证能力或者保证金不足以支付可能判处的罚金、赔偿金,且无法及时补充的。

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了相关规定,没有发生新的犯罪行为,也没有逃避侦查、起诉、审判。

4. 解除的程序:

提交申请:申请人向原作出取保候审决定的机关提交书面申请,说明解除取保候审的理由和依据。

审查决定:机关收到申请后,会进行审查,确认是否符合解除条件。如符合条件,会作出解除取保候审的决定。

通知当事人:解除决定作出后,会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保证人,并退还保证金(如有)。

注销手续:在相关法律文书上注明解除取保候审的日期,并将解除情况通知执行机关,如公安机关。

5. 特殊情况:

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了取保候审的规定,如未经批准离开居住地、毁灭证据、干扰证人作证等,公安机关可以决定没收保证金或者对保证人追究责任,并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重新采取强制措施。

1、取保候审保证金退还规定

取保候审保证金的退还通常遵循以下规定:

如果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违反相关规定,案件结束后,保证金应当退还给交纳人。

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了取保候审规定,保证金可能会被没收。但若违法行为情节轻微,且未造成严重后果,可能只部分没收。

如果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判处刑罚,且判决中包含罚金,法院可以决定从保证金中扣除相应金额,用于支付罚金。

如果保证金不足以支付罚金、赔偿金,且无法及时补充,公安机关可以决定没收全部或部分保证金,并要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补足差额。

2、取保候审期间注意事项

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应当在24小时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不得以任何理由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

不得干扰证人作证,不得毁灭、伪造证据,不得串供。

不得从事与案件有关的活动,如可能影响证人证言、证据收集等。

解除取保候审是一个法定程序,需要符合法律规定,并经过相关机关的审查决定。在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以确保顺利解除取保候审并维护自身权益。

注意:本站部分文字内容、图片由网友投稿,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63626085@qq.com

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