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人为什么管中国人叫契丹人

26残留的记忆⌒时间:2024-07-04

俄罗斯人称中国人为“契丹人”(чжиданы或чжитаны),这一称呼源于历史上的契丹王朝与中世纪俄罗斯的交流。

契丹人与俄罗斯的联系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时期,当时的契丹王朝(907-1125年)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强大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其领土范围包括现在的中国东北、内蒙古等地。契丹王朝在文化和经济上与中原地区有密切交流,同时也在北方地区与当时的斯拉夫国家,如东斯拉夫的基辅罗斯,建立了贸易联系。

在11世纪至13世纪的金朝时期(契丹王朝灭亡后,由女真族建立的政权),中国与东欧的贸易路线逐渐形成,这被称为“草原丝绸之路”。通过这条路线,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被运往欧洲,而俄罗斯的琥珀、毛皮等商品则被运往中国。在这一过程中,契丹人作为早期的贸易中介,对俄罗斯人了解中国起到了一定作用。

由于当时俄罗斯人对中国的直接了解有限,他们将与之贸易的商人统称为“契丹人”,这一称呼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尽管契丹王朝早已灭亡,但这一名称却在俄罗斯的口头传统和文献中保留下来,成为俄罗斯人对中国人的一种历史性的称谓。

随着时间的推移,尽管现代俄罗斯人对中国的了解已经远远超越了中世纪的水平,但“契丹人”这一称谓在某些特定的语境下,如文学作品、历史研究或民间交流中,仍然会被使用,以表达对古代中国或中国文化的某种怀旧或尊重。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俄罗斯人通常会使用更现代的称呼,如“китайцы”(中国人)或“китаец”(中国人,单数)来指代中国人。

1、契丹与俄罗斯的关系

契丹与俄罗斯的关系在历史上主要体现在贸易和文化交流上。契丹王朝时期,由于地理位置的便利,契丹人成为了连接中国与东欧贸易的重要桥梁。他们通过草原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商品如丝绸、瓷器、茶叶等运往欧洲,同时也将俄罗斯的琥珀、毛皮等商品带回中国。这种贸易关系促进了双方的经济交流和一定程度的文化交融。

此外,契丹的影响力还体现在军事和政治领域。在13世纪,蒙古帝国崛起,其征服了包括契丹在内的大片领土。蒙古帝国的扩张也影响到了俄罗斯,蒙古人曾对俄罗斯进行过多次入侵,这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俄罗斯人对契丹人(实际上已融入蒙古帝国)的印象。

在文化和艺术方面,契丹文化对俄罗斯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并非没有痕迹。例如,一些学者认为,俄罗斯的某些传统装饰艺术可能受到了契丹艺术的影响。然而,这种影响更多地体现在历史的间接联系上,而非直接的文化传承。

2、现代俄罗斯人对中国的态度

现代俄罗斯人对中国的态度多种多样,既有历史的联系和文化的好奇,也有经济合作的期待和国际政治的考量。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两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中国是俄罗斯的重要贸易伙伴,特别是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高科技领域等方面。此外,随着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升,许多俄罗斯人对中国文化,如汉语、武术、美食等产生了浓厚兴趣。

在政治层面,俄罗斯和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经常展现出合作的姿态,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和反对单边主义,这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两国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然而,也存在一些分歧,如在领土争端、人权问题和地缘政治利益上的不同立场。

总的来说,现代俄罗斯人对中国的看法是多元的,既有历史的传承,也有现实的考量,既有经济上的合作,也有政治上的互动。随着两国关系的不断发展,这种复杂的态度可能会继续演变。

尽管“契丹人”这一称呼在俄罗斯文化中保留了一定的历史痕迹,但现代俄罗斯人对中国的认识已经超越了这一历史标签,更多地基于当代的经济、文化、政治互动。

注意:本站部分文字内容、图片由网友投稿,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63626085@qq.com

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