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中指无名指不能弯曲算几级

工伤中指和无名指不能弯曲的伤残等级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一般会参考《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 16180-2014)标准进行评定。
工伤伤残等级的评定主要依据受伤部位的功能丧失程度,包括关节活动度丧失、肌肉力量减弱、感觉丧失、皮肤完整性破坏等因素。中指和无名指是手部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精细动作,如抓握和捏取,因此这两根手指的功能受损对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影响较大。
根据《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标准,手部损伤的评定主要参考的是手部功能丧失的百分比。具体来说,如果中指和无名指完全不能弯曲,可能会影响到手部的握力和抓握功能,这可能被归类为手功能丧失的重度。但要准确判断伤残等级,还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 关节活动度:评估中指和无名指的屈曲和伸展范围。
2. 肌肉力量:检查这两根手指的肌肉力量是否受到影响。
3. 神经损伤:检查是否有神经损伤导致的感觉丧失或运动障碍。
4. 皮肤完整性:检查是否有皮肤损伤或疤痕影响手指功能。
在工伤鉴定过程中,通常由专业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或指定的医疗机构进行详细检查和评估。评估结果会综合考虑上述因素,最终确定伤残等级,等级从1级到10级,1级为最严重,10级为相对较轻。
1、工伤赔偿标准
工伤赔偿标准主要依据伤残等级、本人工资以及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等因素确定。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职工被鉴定为不同等级的,可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不同待遇。
1.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根据伤残等级,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1级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逐级递减,10级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2. 伤残津贴:1-4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标准为本人工资的90%、85%、80%、75%;5-6级伤残职工保留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本人工资的70%、60%。
3.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由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分别支付,具体标准由各省级人民政府规定。
请注意,以上赔偿标准可能因地区和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具体应以当地政策为准。
2、工伤认定流程
工伤认定流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 事故报告:发生工伤后,单位应在24小时内向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报告。
2. 提交申请:单位或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在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超过期限的,仍可申请,但可能影响待遇享受。
3. 提供材料: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合同或劳动关系证明、医疗诊断证明或职业病诊断证明书等材料。
4. 受理与调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在收到申请后,应在15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如需调查,会在60日内完成。
5. 认定决定:根据调查结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在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并书面通知单位和职工。
6. 不服决定:如对认定结果不服,可在收到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申请行政复议,或在6个月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完成以上流程后,工伤职工即可根据伤残等级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
工伤中指和无名指不能弯曲的伤残等级需要根据具体伤情进行评估,赔偿标准和认定流程也相对复杂,建议受伤职工或其家属及时向当地社保部门咨询,确保权益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