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年报会自动公示吗

企业年报一般需要企业自行申报,完成后才会自动公示。
企业年报,全称为企业年度报告,是企业对其在上一会计年度经营活动、财务状况、股权变动等信息的总结和披露。根据中国《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等相关法规,企业应当于每年的1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http://www.gsxt.gov.cn/)进行年报申报,向公众公开其年度经营情况。
企业年报公示流程如下:
1. 登录公示系统:企业需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进行登录,使用企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和密码进行身份验证。
2. 填报年报信息:企业需按照系统提示,如实填写企业基本信息、股东及出资信息、企业网站及网址信息、企业联系方式、企业资产状况信息、企业主要人员信息、企业党建信息(如适用)、企业社保信息、企业纳税信息等。
3. 审核并公示:企业填写完毕后,需要进行详细核对,确保信息的准确无误。确认无误后提交公示,系统将自动将年报信息公示在公示系统上,供公众查询。
4. 监管部门核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会对年报信息进行抽查,如发现企业未按规定履行年报义务或年报信息存在虚假,将依法进行处理。
5. 公示期限:年报信息自公示之日起,持续公开5年,公众可随时查询。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未按规定期限公示年报,将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影响企业的信用记录,严重者可能会被吊销营业执照。因此,企业应按时、准确地完成年报申报,确保信息的公开透明。
1、企业年报逾期未报的后果
企业年报逾期未报的后果主要包括:
1. 经营异常名录:企业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年报公示,会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列入经营异常名录,这将影响企业的信用状况,对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造成一定影响。
2. 信用受限: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在银行贷款、招投标、政府采购、资质审核等方面可能会受到限制,因为这些活动通常会查询企业的信用记录。
3. 法律责任:企业未按规定公示年报,可能面临罚款等行政处罚。根据《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规定,企业未按规定期限公示年度报告的,将被处以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4. 被吊销营业执照:连续3年未年报的企业,将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企业将丧失经营资格。
5. 社会信用惩戒:企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信息,会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全社会公开,对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声誉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企业应重视年报工作,确保按时完成年报申报,避免因逾期未报而产生的不良后果。
企业年报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接受社会监督的重要途径,及时、准确地公示年报信息,对于维护企业信用、保障市场秩序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