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规则酒驾怎么处理

酒驾的处理方式根据情节严重程度不同,通常包括罚款、扣分、暂扣或吊销驾驶证、行政拘留甚至刑事处罚。
1. 酒后驾驶: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达到20mg/100ml以上但不足80mg/100ml的,属于酒后驾驶。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酒后驾驶将面临暂扣驾驶证6个月,罚款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处罚,记12分。
2. 醉酒驾驶:
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达到或超过80mg/100ml的,属于醉酒驾驶。醉驾行为触犯了《刑法》,构成危险驾驶罪。首次被查出醉驾,将被处以拘役(一般不超过6个月),并处罚金;同时,吊销驾驶证,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
3. 再次酒驾:
对于曾经因酒驾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将面临10日以下拘留,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吊销驾驶证,且2年内不得重新取得。
4. 醉驾造成事故:
若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除上述刑事处罚外,还可能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甚至构成交通肇事罪,面临更重的刑事责任。
5. 酒驾营运车辆:
对于营运车辆驾驶员,如出租车、公交车、货车等,酒后驾驶的处罚更为严厉,即使未达到醉驾标准,也会被处以15日拘留,5000元罚款,吊销驾驶证,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
6. 醉驾逃逸:
若醉酒驾驶后发生交通事故并逃逸,将构成交通肇事罪,可能面临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若因逃逸致人死亡,将面临7年以上有期徒刑。
1、酒驾记录消除时间
酒驾记录消除时间主要取决于驾驶者的具体情况。对于酒后驾驶,一般在处罚执行完毕(包括罚款缴纳、驾驶证暂扣期满等)后,违法记录会在交警系统中保留3-5年。在这段时间内,虽然可以重新考取驾驶证,但之前的酒驾记录仍会作为驾驶人信用记录的一部分,对保险费用、职业选择等方面可能产生影响。对于醉驾,由于构成犯罪,其记录通常不会被消除,会伴随驾驶人终身。
2、酒驾与醉驾的区别
酒驾与醉驾的主要区别在于血液中酒精含量的测量值。酒驾的酒精含量标准是20mg/100ml至80mg/100ml,而醉驾的酒精含量标准是80mg/100ml及以上。酒驾属于行政处罚,醉驾则构成刑事犯罪。此外,酒驾的处罚相对较轻,而醉驾的处罚包括拘役、罚金,且对驾驶证的处理更为严厉,对驾驶人生活和职业的影响也更大。
酒驾不仅威胁到驾驶者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还会带来严重的法律后果。因此,遵守交通规则,远离酒驾,是每个驾驶者应尽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