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调寄回来是复函和回执吗

函调寄回来通常包括复函和回执两个部分。
在日常工作中,特别是涉及到人事审查、背景调查等情况时,可能会使用到函调(即公函调查)的方式。函调是通过正式公文的方式,向被调查对象的原单位或相关机构了解其情况的一种方法。当函调发出后,接收单位会根据要求进行回复,这个回复过程通常包括两个步骤:
1. 复函:这是接收单位对原函的正式回应,内容通常包括对调查问题的详细回答。复函会详细说明被调查对象在该单位的工作表现、个人情况、是否有不良记录等信息。复函通常由接收单位的负责人签署,并加盖单位公章,以证明信息的真实性。
2. 回执:回执是接收单位确认收到并处理了原函的一种证明。它通常包含接收日期、处理人签名、单位盖章等信息,表明对方已经按照要求进行了回复。回执是确认函调流程完整性的关键证据,证明原单位已经对调查进行了回应。
当函调材料寄回时,通常会包含这两部分:一份详细的复函,用于回答调查内容;一份简短的回执,用于确认回复过程。这两者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函调回复,供调查方进行后续的人事决策或背景核实。
1、函调的流程
函调的流程一般如下:
1. 发起函调:由调查方(如新单位或相关组织)准备一份详细的问题清单,通过正式公文形式发出,要求被调查对象的原单位或相关机构进行回复。
2. 接收函调:接收单位收到函调后,核实函件的来源和内容,确认无误后开始准备回复。
3. 准备复函:接收单位根据函调问题,查阅相关档案,收集被调查对象的信息,形成详细的书面回复。
4. 签署和盖章:复函由接收单位的负责人签署,并加盖单位公章,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权威性。
5. 寄回回执和复函:将复函和填写完整的回执一并寄回给调查方。
6. 审查和存档:调查方收到回执和复函后,对内容进行审查,确认无误后存档,作为人事决策的依据。
2、函调的用途
函调的用途通常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人事任用:在招聘或晋升过程中,对候选人的背景进行核查,了解其工作经历、表现、是否有违规行为等。
入党、入团审查:对申请入党或入团的人员进行政治审查,确认其政治背景和道德品质。
法律案件:在涉及个人诚信的法律案件中,通过函调了解当事人在其他场合的表现,作为判断依据。
教育背景核查:在学位申请、奖学金评选等教育领域,核实申请人的学历、成绩等信息。
通过函调,相关组织可以获取到较为客观、全面的信息,为决策提供依据,确保公平公正。
综上所述,函调寄回来的材料通常包括复函和回执,复函用于回答调查问题,回执用于确认回复过程的完成。这二者共同构成了函调结果,为调查方提供决策依据。